信息公開
Information Disclosure
成都地鐵9號線在保障車站正常運營的前提下,精心規劃并設立專屬納涼區域。這些區域不僅為市民提供了涼爽的休息環境,還通過科學管理布局,確保納涼人群與通勤乘客有效分隔,避免出入通道及樓梯擁堵,保障了車站秩序、乘客安全。
啟動高溫“省電模式”
成都地鐵9號線在車站公共區照明系統進行節能調整,關閉了非必要的廣告燈箱及其他設備設施,降低非必要用電負荷。同時,優化地鐵車廂、站廳及站臺的目標溫度設置,結合客流實際情況,靈活調整平低峰期的列車開行對數、暫停了部分自動扶梯等,進一步實現節能降耗。
公共區照明系統節能調整
關閉非必要的廣告燈箱及其他設備設施
成都地鐵9號線一期工程設計主題為“錦繡芳華,綠裳畫圖”。以蜀川勝概為底圖,描繪成都山、水、田、林、城構筑的公園城市。成都地鐵9號線一期工程有一般藝術車站9個,以“巴蜀錦繡、魂之凝結”為基石,對蜀錦蜀繡文化代表圖案“芙蓉”進行結構提煉,重組轉化為抽象的元素在空間進行一體化表達,同時在局部將蜀錦蜀繡形態融入四川地域文化,做到一站一景、一段一特色。
孵化園站
以“科技創新”為設計主題,用“折線”三維元素將空間、燈具、綜合末端一體化打造,創造具有科技未來感、同時又契合“創業天府”文化定位的藝術空間。整體造型嵌入多媒體藝術裝置,增加趣味性和互動性。
錦城大道站
以“錦繡蓉城”為設計主題,提取市花“芙蓉”,運用到柱子進行一體化設計,柱子之間形成一條貫穿站廳的廊道,營造生態自然的氛圍,將成都的生態文化融入站點設計,體現成都人民休閑生活慢行的狀態。
簇橋站
設計靈感來自傳統的“養蠶繅絲”場景,將“蠶繭”“蠶簇”和“生絲”的故事線融入車站空間之中。墻柱面造型融合桑樹形態,進行空間一體化設計,藝術燈具表達蠶繭連著蠶絲纏繞桑樹交錯的畫面,展現“養蠶繅絲”的畫面感。
機投橋站
以“織錦文化”為設計主題,以織錦垂掛的自然形態為造型元素,搭配織錦的華麗色彩,模擬蜀錦織造基地織布垂掛的場景,將織造的美感與傳統建筑進行拼接,體現了“蜀錦歷史名鎮”的風采。
不止成都地鐵9號線
在四川天府新區
所屬天圓公司深入社區
為社區居民和戶外工作者發放消暑物資
在陜西西安
西安地鐵8號線項目開足馬力奮戰高溫
所屬陜西新絲路公司為作業人員
定時供應清涼茶飲
撐起夏日關愛“遮陽傘”
在四川宜賓、甘肅蘭州等地
所屬各單位持續積極開展
防暑降溫慰問活動
絲絲關懷沁人心
這個夏天
讓中鐵城投承包你的“清涼”!